故事裡的小女孩就是不愛刷牙,不管爸爸媽媽怎麼說,都沒辦法說服她每天認真刷牙;而且她還認為「牙醫」是世界上最可怕的怪獸。直到有一天在浴室裡親眼見到一隻活生生、全身毛茸茸的怪獸–毛毛怪!更不可思議的是,它居然忙著在浴缸裡認真刷牙!
在2歲小威的世界裡經常出現很多恐怖故事,像是怕黑、怕燙、怕突發的巨大聲響、怕陌生人,充斥著眾多假想敵;除此之外,還有一堆不情願但被大人要求每天重複該做的事,從一早睜開眼的起床、刷牙、洗臉、洗澡、固定睡覺作息生活習慣的任務。在每日看似簡單的例行公事中,小孩跟父母之間佈滿了需大量互動溝通的待辦事項,然而,這類零碎小事卻往往是引起親子紛爭的導火線。《連怪獸也要刷牙》巧妙的將讓父母傷腦筋的習慣培養難關描述地生動又有趣,最後還奉送創意跟保健知識,是小威刷牙時指名要趕跑的大魔王對象。
美國第32任總統小羅斯福(Franklin
Delano Roosevelt)在首次總統就職的演說中曾說過:「我們唯一要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」(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)。活躍在小孩的世界裡的怪獸們看似魁武凶猛而百毒不侵,卻個個恐懼地拼命刷牙,因而讓小女孩都能放下原先腦海認定的恐怖形象,開始和怪獸交起朋友;但在成人眼中,其恐怖威力已大幅縮水。藉由繪本,讓我們不由得自問:之所以會感到害怕,是出自對事物(無論是現在或未來、可預期或不可預知)有所不知而感到害怕呢?抑或是「事情本身」讓人感到恐懼?還是「自己的害怕情緒」引發了恐懼?
前幾年蔚為風行描述不同類型的危機:黑天鵝與灰犀牛。「黑天鵝」事件是形容發生機率極低、易被忽略的事件,具有不可測性、衝擊力道大,以及後見之明等特性;如同今年五月在台灣爆發前所未見的新冠肺炎疫情般,造成嚴重的社會衝擊與人心惶惶,已然是每日新聞頭條。反之,「灰犀牛」是指極可能發生、影響巨大,但被忽視的威脅,不是隨機的驚奇,而是經過一系列的警告與明顯的證據後所發生的;好比每年秋冬的流感病毒,環境中造成孩子生病的病菌(百日咳,嗜血桿菌或肺炎鏈球菌等),因為行之有年的觀念宣導及定期的疫苗注射,而不在民眾及媒體的優先關注序位,往往需要相關單位積極宣導。若是細細考量,這些威力強大且直接的微生物,只要染上都會立即衝擊健康及生活水準,由於公共衛生普度及接觸次數差異,所以人們很容易將恐懼焦點全投入到少見的黑天鵝事件(少見的變種病毒,防備不易且需高度因應成本)上,而輕忽了灰犀牛事件(常見的環境及傳染性疾病,已有常態模式可預防)造成的影響也同樣地可觀。
《7個習慣決定未來》、《與成功有約》書中提及,習慣指的是人們幾乎不會察覺但會重複做的事,我們先是養出了習慣,再讓習慣塑造我們。格言「思想決定行動,行動決定習慣,習慣決定性格,性格決定命運。」(Sow a thought, reap an action. Sow an action, reap a habit. Sow a
habit, reap a character. Sow a character, reap a destiny.)更強調平凡無奇的微小習慣是如何累積出強大威力,進而影響人的命運;就像《連怪獸也要刷牙》外表可愛體型袖珍的蛀牙怪,竟然是鼎鼎大名怪獸們口中的恐怖大魔王,著實出人意表。「習慣」這個看似不重要的小事,卻有著蝴蝶效應般在未來影響能否擁有自由之身(健康程度、生活水準、人際關係)的人生處境。
根據三級警戒期間的觀察,民眾為了對抗新冠肺炎已養成戴口罩、勤洗手、噴酒精的衛生習慣,大幅降低感染其他病毒與細菌的機會,因此,呼吸道疾病專長的小兒科及耳鼻喉科就診人數驟降;這意味著若能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及健全的健康知識,則有機會大幅降低感冒及傳染病等染病風險。雖然我們從小就開始倡導建立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性,但是這些看似簡單且需要長期維持的事情並不是輕鬆就能達成,是否能夠達到知行合一,端賴於我們能否有意識及恆毅力地堅持投入。
Sia 2021.8/12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