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卡有一顆漂亮的球,是他最寶貝的東西。比卡想著:「這顆球永遠是我的」。
朋友很想借球,可是比卡每次都說:「又不是你的……..是我的!」
買東西是常見的紓壓方式、購物達人變成一種頭銜、網路購物巨頭Amazon無國界的快速壯大成為《四騎士主宰的未來》書中點名的兆元俱樂部之一,這些都指出蒐集是人類自古內建的最深層採集者直覺的需求,當擁有的物質愈多,生存機率愈高,人們愈能感到安心。
有一天球變形了,松鼠朋友幫忙把球修補好。比卡好開心,決定把球借給松鼠玩。
那麼,為何「分享」卻被視為社會共識?看重的程度甚至希望小朋友在超齡時期(學齡前)就能習得?這是由於分享在人類社會中是重要且必備的能力。在群居社會裡,分享是友好的一種基礎,維繫整個社會的穩定跟發展,讓全部的個體都得以安全生活。身為成人的我們深知分享的重要性,也急切著盼望我們的幼代能夠習得這個重要能力,而得以未來在這個社會生存,甚至開展出更開闊的發展空間。
在《爸媽不用忍的正向教養》這本書更深入的點出「分享的價值與目的,是基於一種共好」;我因為覺得某件事情或東西很好(讓我很高興),希望你也能有同感(讓你也高興),出發點可能是出於「讓你快樂,會讓我得到成就感(有能力令你開心起來)、達到情感的連結(我在乎你),或是有實質互利的好處(一起玩更好玩、下次換你借我)。所以分享的原動力是個人自發的喜悅,無法要脅而得。
一開始,覺得有點難,但是到了後來,就變得越來越容易。
朋友們聽說比卡願意借球了,發生「奇妙的事情 ••••••••」
分享能力猶如閱讀及寫作,不容易先天自發,需要後天多加引導跟學習而成。對於推動幼兒分享觀念,身為家長先有耐心陪伴與等待的心理準備,認知小孩需要歷經過真正擁有的感覺之後,才會樂於心甘情願地付出與分享。並善用同理心把自己的情緒冷靜暫放一旁,優先體會孩子的感受才能把小孩跟大人拉在同一陣營,之後孩子才有機會來理解父母的用心。甚至若能藉由繪本、聊聊故事、家長示範、親子討論的技巧,創造出小孩體會分享能帶來更多喜悅的正向循環。
Sia 2021.10/09
留言
張貼留言